和谐座谈会上委员畅谈和谐本报一篇报道成委员们热议话题本报记者 曹志男 史诗
本报讯
“农村学前教育应该进一步提高”、“法律工作者协会等法律中介组织功能要充分发挥”。昨天上午,省政协九届五次会议举行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专题座谈会上,话筒成了与会政协委员们手中的“抢手货”,他们纷纷通过自己的发言为和谐浙江建设出谋划策。记者发现,法治浙江、安全生产、农村教育、老龄化问题,在座谈会上成为委员之间最流行的关键词。
关键词一:法治浙江 “法治浙江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所在。”委员严维鹏表示,一个良好的和谐社会势必要有一个良好的法治环境,而在老百姓的眼中,最简单、最直观的首先便是有一个良好的治安环境。 严维鹏还表示,法律宣传力度的不断加强也是打造法治浙江、构建和谐社会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普法宣传中,对青少年,特别是初、高中阶段的学生宣传各种法律知识尤为重要。”他还认为,法律工作者协会、律师协会等法律行业组织要充分发挥其在法治建设中的独特功能,通过行业管理为和谐社会添砖加瓦。
关键词二:农村教育 “社会和谐靠发展,发展靠教育,特别是我省农村义务教育的进一步提高更为重要。”作为私立学校校长的汤有祥委员表示,我省农村义务教育首先要从公平着手。 张群英委员同样谈起了农村教育。“农村的学前教育应当特别引起我们的重视,”张群英委员说,“《浙江法制报》‘明镜周刊’前不久登载了《农村幼儿园该体检了》一文,设施简陋、管理不规范、师资力量欠缺等农村幼儿园存在的种种问题被一一揭开,因此,改进我省农村学前教育不容忽视。”
关键词三:安全生产 徐林委员表示,近年来,我省经济高速增长,但安全生产事故却时有发生,特别是一些中小型企业的企业主,往往只是一味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了安全生产的重要性。为此,徐林委员认为,我省安全生产部门在加大监管力度的同时,还特别应当对一些中小型企业业主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知识宣传教育,使每一名企业主牢牢树立安全生产就是盈利的观念。同时,要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方面的制定和完善。
关键词四:关怀老人 “如何处理好我省老年人问题,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点之一。”李圣文委员表示,我省应当进一步增强社会化养老机构的建设,通过完善社区服务中心、老年文化活动中心、养老院等机构的设施,构筑一张完善的社会化养老体系网络。 |